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招聘详情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招聘4名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分享至

为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名。现将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一、单位性质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市直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岗位聘用制。

二、招聘岗位和数量

招聘岗位岗位

类别

招聘人数所需专业学历/学位其他要求
林业技术

专业教师

专业技术1植物保护研究生/硕士本科需为植物保护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专业技术1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硕士1.本科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或电子类专业

2.“211工程”大学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放宽至本科毕业

3.具有副高职称的,可放宽到大学本科学历

4.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教辅人员1专业技术1会计学研究生/硕士
教辅人员2专业技术1建筑学或土木工程研究生/硕士具有基建管理实践工作经历
三、招聘条件

报考人员除应具备招聘岗位所需专业资格条件外,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

(二)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3年5月23日及以后出生),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放宽至45周岁以下(1973年5月23日及以后出生),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放宽至50周岁以下(1968年5月23日及以后出生)。

四、招聘程序和办法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报名、考试、体检、考察、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信息发布平台

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公告专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公示公告专栏)。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少7个工作日后,根据各岗位报名情况,适时分期分批组织考试考核,并依据拟聘人员到岗情况适时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站更新计划内容。

2.报名方式:电子邮件报名。报考人员从《公告》发布网站下载并填妥《报名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压缩包,以“姓名+报考岗位名称+高校人才网”命名后发送至报名电子邮箱:lszjyrsc@163.com。

报考人员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等相关证件(证明)材料。留学人员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经资格初审,符合招聘条件者经综合比选后择期通知考试。入围考试人员在考试前一天交验以上报考材料原件,否则不予参加考试。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数不足招聘岗位数3倍的,由市人力社保局会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决定是否相应核减或取消招聘岗位。

(三)考试

采取进行先综合比选后进行考试的方式。

综合比选: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岗位要求对报考人员学历任职、工作(学习)经历、技能水平、学术成就、获奖荣誉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入围考试人员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予以公示。

考试:考试根据招聘岗位特点采用技能测试和专业面试形式,采用百分制,面试设置合格分数线,合格分为60分,不合格者不进入下一环节。考试注重对报考人员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个性特征、适应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了解。

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体检、考察

根据招聘计划数1:1的比例,按面试成绩在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考察对象。

体检、考察工作参考公务员考录体检、考察工作的办法进行。

(五)公示、聘用

体检、考察后,根据体检、考察情况确定拟聘用对象,拟聘用对象在指定网站向社会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未发现问题的按有关人事聘用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报考人员在接到聘用通知书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又不能说明情况的取消聘用资格,不再递补。

聘用人员列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与招聘单位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并按规定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满后,考察合格者,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六)其他

报考人员放弃或被取消入围、聘用资格,或体检、考察中出现不合格者,由学校研究决定是否安排人员递补。需要递补的,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

本次招聘设置最低服务期限,服务期为5年。

本次招聘工作由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本公告由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0578-2789853

附件:2019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报名表

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5月23日

报名表.doc

来源:

专题推荐

进入关怀模式